专业从事评职称论文发表,核心期刊征稿,核心期刊发表,SCI论文发表等服务
摘 要: 青年教师已逐渐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地方高校逐步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同时新媒体技术日益蓬勃发展,更是对高校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以“互联网+”为时代背景,重点分析应用型大学中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查找现有教学水平与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要求的差距,并以问题为着眼点探析如何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群体优势,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关键词: 教学能力 青年教师 “互联网+” 应用型大学
《高等理科教育》办刊宗旨: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双百”方针,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根据高等理科教育的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地研究高等理科教育发展的内部关系规律和外部关系规律,探索高等理科教育教学改革问题和交流理科教育新经验。是一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术期刊。
近年来,青年教师日益成为高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据教育部数据统计,目前我国高校专任教师中,40岁以下青年教师近89万人,占教师总量的53.5%。尤其近几年,部分高校正逐步向应用型大学转型发展,学校原有学科方向、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设置等方面都有所调整,加之“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社会和学校发展的多重需求,对高校青年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青年教师在教学能力提高上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日趋显著。
一、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面临的新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这是对当前国内高校尤其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应用型高校将具备专业理论知识、良好职业素养和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作为培养目标,要求培養出来的人才能够同时满足个体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双向需要。因此,在培养目标和理念上,应用型高校侧重培养兼具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使其能够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知识探索与问题解决、个人成长与团队合作相结合,毕业时自身的专业素养、实践技能与创新能力较之普通大学毕业生更有优势。
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和结构的改变与创新。高校需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双重育人体系,切实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保证教师群体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与指导能力。应用型高校应健全和完善“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采取多元化培养方式,内培外引,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除此以外,校企合作,设定“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校内课程质量标准,突出校外企业主体作用,更能够使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技能训练相互衔接,为复合型人才培养创造适合的环境,提供有力保障。当然,在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下,将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术型与应用性、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融合发展是转变应用型大学教学策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的新挑战
高校青年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中坚力量,我国高校青年教师现已呈现年轻化、高学历的特征,青年教师知识储备充足、头脑灵活、新鲜事物和理念接受能力强,现代化技术水平高,在高校转型发展工作中具备较大优势。同时受限于高校规章条例、科研要求及教师个人发展现状等,青年教师现有教学能力和水平与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而高校青年教师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
(一)教学知识需要增加。
教师教学知识包含文化、专业、教学法和实践等多个组成部分。青年教师多具备充足且良好的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但大多数新手教师并非师范专业毕业,在求学阶段并未接受系统的教师教学专业训练,博士一毕业即上岗从教,大多被直接认定为讲师职称,高校对于教师教学知识和能力的提升与考察并无具体要求。青年教师在普通科学文化知识、教学法知识和教学实践知识等方面还需增加,为顺利完成各项教学任务奠定基础,做足准备条件。
(二)教学技能需要提升。
教师教学技能除了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外,还包括教学设计、实施、教学管理及评价等能力。应用型大学建设与发展更需要青年教师全方面提高教学技能,比如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新型教学模式下的课堂管理,在应用型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并实施课堂监控,调节教学进程等。当然更重要的是教育技术的应用,对应学科知识对学习资源进行开发设计和应用,促进知识转化与教学实践。
(三)教学研究需要拓展。
就国内高校现状,青年教师迫于考核和职称评聘压力,一般会偏重科研而对教学方面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单就科研来说,青年教师学历高、专业强、基础好,学术研究能力强,但一般科研多集中于专业研究上,受到时间、专业、平台等多方面因素限制,青年教师对于教学学术的研究相对较少甚至基本不会涉及。这不仅是一个重科研轻教学的失衡关系,单在研究内部,也存在内容和方向的失衡。因此,在应用型大学建设过程中,青年教师有必要树立“教学学术”观念,拓展教学研究领域并积极从事相关研究。
(四)教师素养需要提高。
青年教师除了应该具备最基本的专业知识与教学能力外,更应该从教师职业的根本素养上严格约束自己,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在师德修养、教育公平、教师价值观念等方面要求自己,给学生传播专业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理想道德教育,使其树立人生价值观。尤其在应用型大学培养模式下,青年教师社会责任感更加重要,树立教育核心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树立全面发展观。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发展的新机遇
对于教育来说,互联网不单单是一门新媒体技术,更是一种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全面推广和使用的工具,它可以为教学提供良好的平台,助推教育教学不断发展。可以认为“互联网+”时代给高校教育教学转型发展带来了挑战,也提供了机遇,高校更需要在这一平台上进行资源整合和利用,逐步探索和创新,走高效、科学的教育发展道路。
(一)资源获取网络化。
在当前信息资源网络化、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师生获取各类资源与信息的途径和方式随之发生变化,由纸质文本到电子文档,由在图书馆、档案室查阅变成线上查询,信息内容丰富、查找方式便捷,能够极大地提高师生工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各大高校通过线上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教师可以对各类教学资源进行补充与整合,并充分利用。
(二)教学形态多样化。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跨时空”教学成为可能,课堂教学结构和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线上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云班课等新型教学和管理方式的融入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数字信息平台上的教学科学智能、新颖动态,可调节可回放,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促进师生良性互动。教师还可以通过线上平台的管理与测评对教学效果进行监测、反馈与分析,切实保证线上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实践方式创新化。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大学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同样为高校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方向。切实应用所学理论知识,除了本校多年传统的实地实习外,还可以通过网络搭建校企合作云平台,将专业知识在线上时时对接,了解并考察其应用过程,并进行线上模拟应用,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系统化、链条化,打破传统实习实践的集中性,将密集化操练分散到每一项教学过程中。
四、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新策略
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应用型高校建设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随着各地智慧校园、数字校园建设的日益完善,高校青年教师作为主力军,依托对互联网的敏感性和亲近感,更需要不断发挥自身群体的优势和特长,借助“互联网+”这一背景,不断摸索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新策略、新方向。
(一)夯实基础,提高基本教学能力。
一线青年教师需要严格要求自己并不断提高基本教学素养,除去夯实专业知识结构,补充教育教学相关知识,参加各类线下教学方法和技能培训外,还应该借助已有的现代化教学资源时时补充自身教学知识。比如通过线上平台观摩精品课程和优秀教学案例,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组织、提问、讲解技巧、课堂活动、作业布置、语言与板书等基本教学要素的实施与把控,对接自身教学实况,查找不足并学习提高。新手青年教师还可以使用课程录播模式,在未能熟练把控课堂,教学信心不足时,通过课前录播查找自身教学问题,并进行线上同步,接受老手教师的指导与帮助,细致分析,逐步提高基本教学能力,可存储课程资源,作为青年教师成长进步的原始资料。
(二)搭建平台,拓展实践教学路径。
实践教学涉及内容多、方向广、难度大,当前很多应用型高校青年教师对实践教学的认识仍存在一定不足,未能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实践锻炼较为匮乏。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搭建合作平台,完善合作机制,是实施实践教学的重要一环,同时在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除了传统的一线实地实训外,还可以开发线上合作平台,将师生与企业充分对接,通过网络了解并学习产品研发过程和一线生产技术,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線上终端模拟运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链条化教学模式,不断开拓实践教学新方式,逐步促进青年教师不断向“双师型”教师发展,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应用能力。
(三)开拓创新,尝试新型教学形式。
“互联网+”时代要求青年教师对多样化的数字资源和媒体平台具有把控、筛选、整合与应用的能力,教师要在这一新媒体平台下进行教学方式的革新与突破。相较于老一代教师,青年教师对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认识和了解相对较多,但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旧有一些教师停留于“电脑+投影仪”的PPT式教学,对于如何充分开发利用互联网资源,搭建新媒体交互式教学平台,未能深入思考并应用。青年教师需要紧跟时代发展,开拓创新,积极尝试新型教学形式,比如近几年推出的雨课堂平台、翻转课堂、慕课及蓝墨云班课等现代化教学与管理方式。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查找优质课程资源和教学材料,实现网络优质资源的融合共建,利用“金课”打造“金课”。同时尝试使用云终端,如“智慧树”中的翻转课堂,实现全场景在线教学,超时空对接学生,从课前任务布置、学习资料共享到直播在线授课,师生时时交流再到课后作业布置与检测,实现完整线上教学过程,还可以通过线上教学数据平台进行学情管理,根据在线教学实况,从教学设计、任务布置、平台交互、课程进行再到结果验收和效果反馈,对整堂课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系统的整理与数据分析,依托新式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自主化学习进行鼓励与监督,同时对网络课堂教学进行规范。因此,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使教师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并切实践行实现转变,努力开拓创新,尝试新型教学形式,成为课堂的设计者,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
“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时代背景,更是一种视域,一种跟随现代化社会不断发展的理念。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延伸了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丰富了课内外教学资源,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应用型高校建设进程中受教学资源和条件、教学方法与手段限制带来的压力。在这一大的时代背景下,高校青年教师应该切实把握自身现有教学能力和水平与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要求之间的差距,并借助新媒体资源和现代化教育手段,充分发挥自身群体优势,从基本教学素养、教学方式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强化,实现自身教学能力的真正提高。高校更应该抓住机会,把握国家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发展的历史机遇,妥善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革新管理制度、完善发展体系,切实做到学生、教师与学校多向发展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赵建庆.浅谈如何提高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9(02):15-16.
[2]蒋红玲.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8(06):144-146.
[3]徐炜,刘震.大数据环境下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路径[J].教育教学论坛,2018(45):3-4.
[4]李庆丰.大学新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核心概念与基本问题[J].中国高教研究,2014(03):68-75.
[5]李小刚等.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角色转换的思考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3(11):177-200.
[6]朱广伟.“互联网+”时代高校青年教师如何提高教学能力[J].文教资料,2018(13):198-199.
[7]潘纯.新媒体环境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05):85-87.
[8]刘伊.“互联网+”视域下应用型高校课程教学改革和发展研究[J].河南教育,2018(10):74-77.
基金项目: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8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JYZB201802);河北省2018——2019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项目编号:2018GJJG302)。
本文由博源学术网首发,一个权威专业的学术论文发表知识网。
杂志社合作
十年平台,长期与1000+杂志社保持着合作伙伴关系
协议保障
可签署保密协议,不透露用户信息跟踪进程,保护个人隐私
期刊种类完备
为您提供较新期刊信息,覆盖大部分地区行业,满足您的要求
实体公司
对公企业账号,放心信任,工商部可查。注册资本金5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