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从事评职称论文发表,核心期刊征稿,核心期刊发表,SCI论文发表等服务

全国咨询热线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程与逻辑

来源:博源学术 分类:政法论文 发布时间:2020-03-2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学 历史维度 现实困境 实践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①改革开放至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框架和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学术研究深入发展。同时,学科建设也存在诸多不足,面临巨大挑战。在新的历史时期,分析学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明确学科未来发展新的方向,对学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历史维度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学科发展的现实困境,提出应对措施,以期为未来学科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新视野》经过近20年不懈地追求和努力紧紧围绕“新时代需要新视野,服务于新时代”的办刊宗旨,形成了“新”、“深”、“宽”、“活”的特色。“新”即新的视野、新的观点,“深”即注重选题、论证深刻,“宽”即信息量大、覆盖面宽,“活”即思想活跃、时代气息。

  一、历史之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维度

  准确认识不同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主要矛盾,是科学把握学科发展的基本前提。厘清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历程,必须树立历史视野、历史意识,从学科的产生、确立、发展中揭示其运动特点,揭示其运动变化的历史逻辑。

  1.学科初步探索阶段(1978-1983年)

  注重对广大人民和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革命军队建立之初,就建立了思想政治工作系统,设立党代表,支部建在连上,为本学科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和理论准备。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待解决。一方面,中国共产党要彻底肃清“四人帮”极左思潮的侵蚀,净化人们的思想,实现拨乱反正。另一方面,“文化大革命”时期,党内出现了严重的政治问题,为了消除这一时期的不良影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刻不容缓。如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群众、团结群众、武装全党的作用,成为关乎全党全社会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1978年,党和国家领导人意识到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拨乱反正。这一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纷纷发表讲话,探讨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问题。同年5月,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叶剑英强调,一定要全面系统地学习继承毛主席关于革命军队政治工作的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和发展。1980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在北京召开全军各大单位政治部主任会议,会议重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军队工作的生命线。韦国清在谈到政治干部又红又专这一问题时指出:“政治工作也是一门科学”。① 1980年5月底到6月初,以“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加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主题的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召开。在座谈会上,孙友余以“把在社会主义企业中发挥人的积极性的工作建成为一门现代科学”为题,第一次提出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定义和学科名称设想。1980年8月11日,名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科学》的文章率先在《光明日报》刊登,该文提出:“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门科学,而且是在团结全国人民向四个现代化进军中不可缺少的一门重要科学。”②这篇文章的发表不仅为思想政治科学会大讨论奠定了基础,而且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立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83年1月,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这次会议明确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门治党、治国的学科。1983年7月,中共中央正式批转下发了《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纲要》就加强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原则等方面做出部署,并明确指出为了建设一批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干部队伍,有条件的院校都要增设政治工作专业或政治工作干部进修班。这一纲领性文件对以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诞生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2.学科正式确立阶段(1984-2004年)

  1983年年底,由国家教育委员会组织召开了关于探讨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论证会,15所高校的代表就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达成共识。此次会议正式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学”这一学科名称,把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所依托的专业确定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984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十二所院校设置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意见》,批准了首批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院校。这一文件使学科建设有了基本的保证和依托,同时也标志着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视。这一文件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件,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正式确立,开创了学科发展的新纪元。1987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本科专业目录》首次将“思想政治教育”列入本科专业目录中。1987年5月中共中央在《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中强调,“有关院校要认真办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办好第二学士学位班,并创造条件培养这方面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③ 为深入贯彻落实上述《决定》,10所高校决定于1988年招收首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1990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10所学校成为第一批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的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学士学位、第二学位、硕士学位的相继建立,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呼之欲出。“博士点是学科建设的关键”,④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等院校获我国第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博士学位授予点。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从无到有,高校本科、硕士、博士点相继设立,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迈上一个新的发展平台,也标志着该学科得到最终确立。党的十六大以后,2004年初,中央宣传理论工作领导小组到北京大学等20所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调研,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了许多问题: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教师的自身政治素养不高且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僵化;三是大学生对思想理论课不感兴趣。这些情况立即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随后,教育部党组召开各省教育工委负责人、各高校党委书记、主管宣传思想工作的副书记会议,对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部署。

  3.学科深入发展阶段(2005-2012年)

  2005年,中央开始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月在《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要设立“马克思主义一级学科”。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学位[2005]64号文件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增设为一级学科,设置于“法学”门类内,下设五个二级学科。2008年新增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为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科发展的必然规律。2006年1月25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2006]3号文件《关于下达第十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名单的通知》对第10批学位点申报结果进行了说明。2006年3月18日至19日,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此次会议就马克思主义学科的边界、层次结构、学科队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为之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指明了方向。2008年,中国人民大学成为首个批准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国家重点学科的院校,此后,中山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国家重点学科,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设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10年5月,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此次座谈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教育环境、大学生管理服务工作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制定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2011-2020年)》,该计划从多個方面对哲学社会科学做了战略部署,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4.学科系统建设阶段(2012年至今)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在社会各界引发积极反响,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了事关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2016年5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肯定了哲学社会科学取得的成就,同时也指出了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从理论体系、人才体系等方面做出努力。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于2016年12月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①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018年5月,在“五四”青年节和北京大学建校120周年校庆日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大师生座谈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强调“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②为此要从办学方向、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同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和部署,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③在此次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高度重视,指出了思政课教师在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关键作用,提出了“六个要求”“八个统一”的新思想、新论断,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确立了新的目标任务,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担当学科责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任何学科的产生、发展,都是一个遵循历史逻辑的发展过程。虽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正式建立于1984年,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自阶级社会就客观存在着,学科发展具有历史合理性。首先,学科发展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是对社会历史问题的理论回应。学科发展本身不是自发的过程,而是在解决现实生活重大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完善的。其次,学科建设有自身发展的逻辑性。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学科建设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一逻辑,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基本结构、研究范围、队伍建设等基本问题。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遵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史逻辑,必须深入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价值,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二、现实之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现实困境

  4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实现了从经验到科学、从单一到系统的快速发展,学科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毕竟学科发展历史不是很长,学科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学科边界较为模糊

  “学科边界是一门学科基于自身特定研究对象限定下形成的相对稳定与明确的研究范围。”①思想政治教育学从诞生以来,学界对其“属于哪一学科门类”这一问题争论不休,其所属学科经历了从最初的教育学到政治学再到法学这一变化。学科在发展建设的很长一段时期内都存在边界模糊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科未来发展的方向。

  首先,学科之间交叉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门多科融合的交叉综合学科。”②有学者指出,“该学科的跨学科性所带来的边界模糊是主要原因。”③思想政治教育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借鉴了心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但是,没有实现内在的融合,只是套用一些概念和范畴,导致学科定位模糊,混淆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等同于其他一般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

  其次,学科属性认知泛化。中共中央明确指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综合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科学。”④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学科建设坚实的理论根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担负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彰显中国特色的重要使命。然而,学科在建设过程中,忽视了学科的马克思主义属性,“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作用的弱化甚至缺失。”⑤

  2.学科理论与实践相对脱节

  思想政治教育学是适应社会实践而产生的,社会实践是学科发展的现实动力。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只有上升为科学的理论,才能回到实践中更好地指导实践。另一方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演进是否合理,学科体系是否完备,只有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规模不断扩大,理论研究出现“书斋式”学问。

  首先,理论研究时代性和针对性较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坚持以实践中产生的重大问题为导向”,⑥学科理论研究从实践中来,最终是要回到实践中去。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相关理论研究从书本到书本,前沿问题意识较弱,不能解决现实新情况、新问题。毛泽东曾指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①在学科发展过程中也是如此。

  其次,学科理论研究与实践融合不够深入。重书本轻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学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统一的学科,实践性是其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标志,理论一旦脱离实践,理论研究将变成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步入学科化、规范化发展以来,学科建设已历经30多年,但与其他学科相比建设时间还较短,很多理論还不成熟,未能熟练地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3.学科基础研究有待深化

  思想政治教育学随着社会实践活动的日益丰富,其研究领域、基础理论不断拓展,研究视野更加宽广。思想政治教育学基础理论的前沿问题、热点问题频现,研究视角多样。有学者指出,“虽然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发展势头强劲,科研成果硕果累累,但同时,低水平重复劳动的成果不少。”②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元问题研究有待深化。目前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元问题尚未形成一致的共识。”③一项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存在问题的调查显示“61.3%的被调查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元问题研究有待深化。”④当前在学术研究上,思想政治教育学的一些基础性问题仍莫衷一是,“杂乱化”“碎片化”现象较为突出,思想政治教育学基本范畴问题、研究范式问题、原理体系问题等有待进一步深化。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研究深度不够。唯有深入研究,尤其是基础理论研究,才有助于学科性质的把握、学科价值的发挥。理论研究缺乏深度是阻碍学科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学科研究主要是实证研究,理论研究问题意识较弱,理论研究创新性不足,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一般性、普遍性的问题较多,而对现实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少有人研究。

  4.学科队伍质量有待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⑤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教师是办好思政课的关键一环,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队伍建设有所欠缺。

  首先,教师学术水平有待提升。队伍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关键,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部分教师学科意识不强,专业思想不太牢,学术研究经常游离于学科之外”,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参差不齐,有的教师并非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出生,学术研究问题意识不强,学术前沿问题研究成果较少,对学科元问题认识较浅。

  其次,队伍梯队不衔接,结构有待优化。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队伍从总体上看,存在年龄偏大、专业程度不高的问题”,⑦学科中青年带头人相对缺乏,甚至部分高校副教授、教授学术人才不足,学术研究知识单一,没有形成“本-硕-博”一体化的人才队伍结构体系。而且,师资力量分配也不合理,“孔雀东南飞”现象严重,西部地区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来说,不论是教师数量还是质量都相形见绌。

  最后,学科队伍建设相对滞后。20世纪70年代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学科实现了从科学化到学科化的历史性转变,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另一方面,尽管我们国家多次强调了教师队伍建设这一问题,但从目前来看,学科队伍建设要滞后于学科发展。学科建设与队伍建设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必须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三、未来之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的实践逻辑

  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应对现实挑战,必须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明确学科发展实践逻辑。

  1.明确学科边界,凸显学科特色

  至20世纪80年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诞生以来,学术界对学科边界问题看法多样,缺乏共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一直模糊不清,学科属性存在认知泛化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科未来发展方向。明确学科边界,凸显学科特色是学科深入发展的迫切需要。

  明确的学科边界是任何一门学科持续发展的逻辑起点。首先,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要处理好以下两对关系:一是要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虽然学科在发展的过程中借鉴了相关学科的理论经验,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特有的学科属性,决定了其与其他学科在本质上是不同的。立德树人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首要任务和中心目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解决好“立什么样的人、树什么样的德”这一根本问题,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培養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价值追求。二是要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内部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6个二级学科各有自身研究的侧重点,“要积极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二级学科协调发展。”①

  其次,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理支撑。“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学理支撑至少包括研究对象、研究任务、研究方法、理论基础、学术机构、研究队伍等。”②这些因素不仅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相区别,而且明确指出了学科研究的范围,彰显出学科发展的学理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只有具备充分的学理支撑,对学科研究领域有了正确认识,才能避免学术研究偏离学科方向。

  2.直面社会问题,夯实实践根基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有其形成的实践基础,面对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学科发展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回应社会期待,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

  首先,积极回应现实关切。“只有在现实的、鲜活的实践中才能找到学科化的生长点和突破口。”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践性,脱离实践,学科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学科发展必须紧密联系实际,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紧扣时代发展脉搏,把理论研究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注重回应社会重大问题,不断增强学科时代性与针对性。

  其次,要坚持在实践中形成理论、运用理论、创新理论。十九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受到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的影响与挑战,西方国家企图用本国的价值观代替其他民族的文化,具体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与同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削弱,这就要求学科研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时刻关注社会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3.坚持质量导向,促进学科内涵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高等教育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由外延向内涵的转变,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外延建设强调学科数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大,而内涵建设强调学科内部各个要素及其结构的优化并以此促进整体的质的发展”。④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应致力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打破学科壁垒。在学科发展规划中,打破学科界限,构建学科大平台,建立跨系、跨学科的研究中心,促进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发挥学科的综合优势。第二,加强学科评估、监督。制定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建立常态化的评估制度,定期开展专业教学评估,在教学评估的过程中检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应当注意的是,“在学科评估中要重视实践效果的评估”。① 第三,构建一体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最后,建立学科点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对那些发展前景受限的专业进行结构性调整,使学科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

  4.做大增量与优化存量双管齐下,加强学科队伍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②教师质量的高低是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参差不齐,师资队伍质量有待提升,应致力于从“增量”与“存量”两方面提高教师质量。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政治、情怀、思维等六个方面对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六方面不论是从国家层面、教师层面还是学生层面,都更加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当前高校普遍存在教师入职门槛低,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低等现象。从做大增量方面来说,要加强思政课教师准入机制建设,推动师资队伍向立体化、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建立素质、知识、年龄、能力等均合理的学术梯队,建立一批一流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带头人。

  从优化存量来说,要建立思政课教师培训机制。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前所未有,不学习就会落后。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其理论水平和教学水平更应不断提升。为此,学校应建立教师培训机制为教师创造更好的软件设施环境。其次,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氛围,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使各位教师都能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杜绝不良风气。最后,建立思政课教师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待遇,使他们组织上有归属感,工作上有荣誉感,生活上有幸福感,建立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引導教师成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践行者”。③

  一门学科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众多研究者长时间的努力。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而言,经过40多年的系统建设,学科实现了从科学化到学科化的历史性转变。但是在发展中也存在诸多不足,在新的历史时期,学科发展要以史为鉴,总结经验,立足实际,克服学科发展过程中的缺陷,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④在世界的舞台上展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国特色”的独特魅力。

本文由博源学术网首发,一个权威专业的学术论文发表知识网。

文章名称:改革开放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历程与逻辑

文章地址:http://www.boyuanxueshu.cn/zf/11076.html

杂志社合作

十年平台,长期与1000+杂志社保持着合作伙伴关系

协议保障

可签署保密协议,不透露用户信息跟踪进程,保护个人隐私

期刊种类完备

为您提供较新期刊信息,覆盖大部分地区行业,满足您的要求

实体公司

对公企业账号,放心信任,工商部可查。注册资本金500万

论文发表加急通道

内容推荐
论文重复率高被拒影响转投吗
论文致谢词查重吗
了解期刊投稿的出版费用都有哪些
成功发表论文的重要环节之期刊选择
期刊影响因子并不是唯一标准,告诉你怎样
评中级职称必须发论文吗
论文审稿人意见有分歧怎么办
教师评职称论文发表刊物要求
投c刊一般需要多少时间才回复
哪些因素影响论文投稿录用率
助理审计师定级条件是什么
什么人能发表论文

一次选择-尽享万方期刊5大极致服务